IM电竞 (集团) - 官方网站

佛山高明有轨电车停运发展水土不服?35亿投资白白浪费?
栏目:IM电竞新闻 发布时间:2024-08-18

  佛山市高明现代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发布通告称,2024年8月6日起,高明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将安排对设备设施进行检修,检修期间将暂停运营。据悉,佛山高明于2019年开通有轨电车,但2023年3月多次实测,满载可达285人的有轨电车,全程客流量总计最多仅16名,最少一趟除记者外仅2人。

  无独有偶,三个月前,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决定终止运营,并修复路面且新增2条汽车车道。同时,今年年初,甘肃天水因举债上马建设有轨电车项目而被通报。一期线万元,二期工程因资金投入不到位迟迟未能建成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这几年国内被停运乃至拆除或建设搁浅的有轨电车项目不在少数。比如运营13年的上海张江有轨电车1路停运并火速拆除轨道;运营16年的天津开发区导轨电车一号线宣布停运并启动拆除等等。客流不足、成本高企等已经成为一些有轨电车项目的沉重包袱了,甚至有居民开始戏称“有鬼电车”。那么,有轨电车在国内的发展是不是真的碰上“水土不服”了呢?

  不得不说,有轨电车环保且造价低,在审核程序和建设周期方面也比地铁和轻轨更有优势,因此深受一些中小城市主政者的青睐。在已运营有轨电车的城市里,除了部分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外,还包括一些像文山州、黄石、天水这样的普通地级城市。

  但是,有轨电车在我国的发展似乎“水土不服”。除了一些未运营便停工的项目外,还有一些已经运行多年的有轨电车也正面临着停运甚至拆除的困境。佛山高明的这条有轨电车,据说是世界首条商业运营的氢能源有轨电车。

  该有轨电车于2019年12月开通运营,开通首日单日客流量5622人次,几天后的2020年元旦,客流量接近1万人次。可好巧不巧,刚好遇上了新冠疫情,疫情期间人员流动性减少,让其在客流量方面并不理想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2020年该线年以后的日均客流量官方并未公布,估计数据应该是“惨不忍睹”。

  同时,根据高明区的预算数据,自2021年至2023年间,高明区对于现代有轨电车的年度预算分别为1亿元、1亿元和1.45亿元,四年合计预算金额接近3.5亿元。这表明,在三年的时间内,高明区向有轨电车项目提供了大约3.5亿元的财政补贴。

  目前该线路已经暂停运营,对外宣称是检修,但是真实情况大家其实都“心照不宣”。高明区人口并不多,城区面积也不大,建设有轨电车并不符合实际发展需求。另外站点少、线路短,还不接驳其他交通枢纽,并不能给大家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捷性,用网上的话来说就是“一条非常鸡肋的线路”。

  截至2023年末,中国内地运营有轨电车的城市有23个,运营线公里。总的来看都发展的一般般,都是贴钱一直在搞,很多城市有轨电车停运或亏空。

  这真的是回头是岸,其他地方如果有差不多情况的,也应该如此。其实有轨电车发展不起来,是由于其尴尬的定位。高明的有轨电车现在停了,可能会影响到其当初示范带动的氢能源产业。往好了说就是比建地铁省钱,比地铁容易获批。往坏了说则是地铁的替代品,比起地铁还是顺位差。

  这样问题就来了,新建的线路客流量不大,不在中心城区,运营费劲。后续由于各种原因,二期三期等接驳联网停止建设,有轨电车成为一种摆设。

  现在高明已拥有中车四方高明氢燃料有轨电车制造基地、高达重工、德方纳米、广东泰极动力燃料电池膜电极技术、(科曼斯)日本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一汽解放南方新能源基地等等。

  高明有轨电车的暂停,可能单看这一项来说,其是失败的。但没有当初建设有轨电车,高明的氢能源产业又怎么能够筑巢引凤呢。现在要担心的是有轨电车停了后,会不会影响到高明氢能源产业的后续发展。

  如果单单来看有轨电车,在一线城市,有轨电车如果作为地铁的有效补充,或作为观光线路,也能有不错的客流量。在其他没有地铁的城市,则在繁华城区穿梭,真正起到替代地铁的作用也是可行的。比如广州海珠的有轨电车,从广州塔(3号线、APM)沿珠江一路东行,穿过琶洲电商区和会展中心,直达琶洲东与地铁8号线相连。

  轻轨,介乎于地铁和公交车之间的一种地面轨道交通,也可以称之为有轨电车。其实有轨电车的特性如下:

  那么,这些特性决定了:有轨电车线路必须定位清晰明确,有地铁的城市(或区域)则定位于为地铁输送客流、作为地铁末端的延伸触角,无地铁的城市(或区域)则定位于客流干线、担当公共交通主力。同时,线路必须经过成熟的城市区域,沿线大多为已开发区域、人口密集。接下来,我给大家看看,以下是一些其他城市有轨电车运营较好的例子:‌

  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是有轨电车运营中的一个亮点,‌它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情况和乘客需求进行车辆的调度和分配,‌从而提高了运行效率和服务的人性化。‌

  通过精心交通组织,专用路权和信号优先控制,有轨电车运营速度约25km/h,运营准点率99%以上。而在城市中心,有轨电车建设后两侧只有1车道,建设之初各方质疑会拥堵不堪,但建成后结果表明不但没有增加拥堵,反而改善了原有混乱的交通状况。

  原来小汽车出行通过改乘有轨电车或选择其他道路通行,沿线交通大为改观。同时,在元旦跨年夜等节假日时,通过有轨电车实现了大客流通畅,大大减轻了交通疏解压力。

  总之,我国有轨电车从2012年开始复兴,尚不到10年时间,正处于引进后消化吸收的成长阶段。几个国内取得积极成效的有轨电车项目有:浙江嘉兴、北京西郊线、苏州高新区、深圳龙华、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、青岛城阳等。而近两年新开通的上海松江、武汉光谷、成都等地线路,客流呈现较快增长趋势,正逐步发挥效益。

  “国内对于中低运量的交通需求肯定是存在的”,在业内看来,有轨电车建设的关键在于要因地制宜,符合本地特色。那么,一般运营成功的有轨电车基本包含以下三个要点:

  其中第一点尤为重要,欧洲等国家30多年有轨电车复兴发展历程,充分证明有轨电车是一种适合绿色低碳、中等运量、技术可靠、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高品质公共交通方式。我们近几年来,多地的有轨电车建设逐渐步入理性发展的轨道,线位合理、路权适当,在兼顾路面交通的同时又保证了线路的覆盖面,相信在未来,有轨电车会在中小城市得到更大的发展。IM电竞平台IM电竞平台